“鸡排哥”用大豆油引热议 日常烹饪如何选对食用油就看这篇
央视新闻·2025-10-04 05:55
食用油选择与烹饪适用性 - 大豆油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在反复高温煎炸过程中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苯并芘 丙烯酰胺及杂环胺等有害物质[1] - 大豆油中维生素E 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营养成分在高温下易被破坏 导致营养价值下降[1] - 高温烹炸建议选用烟点更高的椰子油 精炼花生油或精炼菜籽油[2] - 烹饪需根据烟点选择油品 爆炒煎炸需高烟点油 凉拌可用低烟点油[3] - 精炼植物油烟点更高 而标识初榨 特级初榨 冷榨的油烟点较低 不适合炒菜油炸[3] 主要植物油品类特性分析 - 花生油富含ω-6脂肪酸 烟点达225℃ 适合油炸和炒菜[5] - 玉米油含饱和脂肪酸和ω-6脂肪酸 烟点为232℃ 被快餐连锁店用于炸薯条[6] - 大豆油以亚油酸为主 是α-亚麻酸来源 并含磷脂 胡萝卜素 维生素E 甾醇等微量营养素[7] - 葵花籽油以亚油酸为主 缺乏α-亚麻酸 其生育酚(维生素E)含量高达600-700毫克/升 且95%为具生物活性的α-生育酚[8][9] - 橄榄油含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酚 角鲨烯等生物活性成分 具抗氧化能力 但烟点仅190℃ 不适合煎炒[10][11] - 菜籽油富含ω-3和ω-6脂肪酸 烟点较高 适合炒菜烘烤[12] - 亚麻籽油富含α-亚麻酸 是EPA和DHA前体物质 但烟点低至107℃ 易变质 需冷藏保存[13] 健康食用建议与行业趋势 - 建议食用油时常更换 以摄取更多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14] - 健康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至30克 需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并适当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14] - 高血压 高脂血症患者及超重肥胖者需注意控制食用油摄入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