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无人 我国双潜器在北极深海实现多个首次
环球网资讯·2025-10-04 12:27
水下协同作业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次在极区实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与无人遥控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1][2] - 协同作业解决了双潜水器之间的通信与精准定位等关键技术问题 [4][6] - 双潜器联合作业实现了互相拍摄、物品转交等功能,验证了1+1>2的作业效果,弥补了载人潜水器大规模取样能力的不足 [6][8] 深海生物调查技术创新 - 考察首次应用“AI识别+环境DNA检测”的创新模式对冰区海底生物进行精准调查 [9][10] - AI识别技术发现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密度和多样性在几十至上百公里空间范围内呈显著差异 [12] - 通过技术对比发现北太平洋皇帝海山链存在64个底栖生物类群,与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生物类群相似性达85% [12] 科考规模与样品数据成果 - 本次考察由四船共同实施,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考,最北到达北纬77.5度 [13] - “蛟龙”号采集了大量岩石、沉积物和海水样品,并获得12大类183件高质量生物样品 [15][17] - 首次按不同水深梯度和时间尺度布放多套海底生物影像观测系统,获取多时空尺度的冰边缘区调查数据 [17] 极端环境观测与生态研究 - 载人潜水器能够在常规设备难以到达的极端复杂地理区域开展抵近观测和精准取样 [13] - 通过深海潜水器肉眼观察并增进了对北极“海雪”形成机制的理解,为研究冰边缘区生态系统对海冰消退的响应奠定基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