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个坐标,感知博物馆史诗般进步
人民日报·2025-10-05 05:50
今日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330余倍;91.46%的博物馆免费开 放,2024年接待观众14.9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都曾"打卡"一次有余。 博物馆,是守护人类文明的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1905年,我国建成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今日,神州大地"千馆千色"蔚然成林。 迎来100岁生日的故宫博物院,近期推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等重磅展览。百岁博物 馆,依然风华正茂。 百廿光阴,尤其是新时代的春风化雨,三个"前所未有"清晰显现——保护传承力度前所未有,公众参与 热情前所未有,创新迭代速度前所未有。我国博物馆事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生机勃发、光华夺目。 不仅是数量的跃升,更是理念、技术、业态、服务的深刻变革。透过博物馆的创新进化,得以感知文化 事业拔节生长的蓬勃态势,辉映大国文化自信自强的璀璨光华。 在历史坐标下,看博物馆承载的文明底蕴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 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博物馆,正是解读这份连续性的生动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