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与分类 -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其数据只能被读取而不能被写入或修改,在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用于存储永久性数据如系统初始化信息、固件和操作系统等[4] - ROM主要分为掩膜编程的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快擦除读写存储器(Flash)等五种类型[4] -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ROM和RAM两大类,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化的程序与数据存取[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只读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08.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7] - 中国半导体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4267亿元,同比增长8.22%[6] - 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253.0亿元,同比上涨5.0%,其发展推动了只读存储器行业的进步[6] 产业链分析 - 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半导体材料、光刻胶、掩模版等关键原材料和组件的供应商,半导体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ROM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6] - 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这些领域对ROM的需求量巨大且对产品性能要求高[5] -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推进了材料国产化进程[6] 技术演进与产量 - ROM技术从不可编程的MROM,发展到允许用户一次写入的PROM,再到可紫外线擦除的EPROM,以及可电擦除、随机访问修改字节的EEPROM[8] - 2024年中国EEPROM产量达到216.02亿颗,同比上涨12.0%,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ROM市场由三星电子、英特尔和美光科技等国际巨头主导,它们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大规模产能[10] - 中国市场上,兆易创新、东芯股份、聚辰股份等国内厂商竞争力不断提升,积极布局以提升市场份额[10] - 兆易创新存储芯片产品线丰富,覆盖NOR Flash和NAND Flash,2025年上半年其存储芯片营业收入为28.45亿元,同比上涨9.2%[10] - 复旦微电非挥发存储器产品包括EEPROM、NOR Flash和SLC NAND Flash,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业收入为4.4亿元,同比下降26.5%,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采取了保守的价格策略[10] 未来发展趋势 - 政府政策持续支持行业发展,如2025年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研发推广新型存储器件等,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推动半导体存储器及ROM行业发展[11] -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市场便携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只读存储器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12] - 为满足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长尾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ROM解决方案的占比将不断提升,企业通过提供不同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的选项实现差异化竞争[13]
研判2025!中国只读存储器行业相关概述、市场规模、产量、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只读存储器行业需求不断扩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