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订单到田头 增收有“甜头”
新华社·2025-10-05 09:02
定制农业模式 - 农业经营模式从“种什么卖什么”转变为“要什么种什么”,实现“以销定产” [1] - 消费者可在春季插秧前通过手机小程序定制地块和农产品,产品在收获前即已售出 [1] - 定制农业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提档升级的新发力点 [1] 技术应用与品质保障 - 种植过程采用全天候视频监控,实现全程可追溯,保障农产品品质 [1] - 依托智慧农业技术,消费者可全程参与监督种植过程 [1] - 水稻采用割晒后田间自然风干的加工方式,以保持最佳成熟度 [1] 产品类型与市场反响 - 提供的种植方案包括鸭稻、蟹稻、富硒稻等多种类型,上线后迅速被定制一空 [1] - 定制蔬菜地块产出不打农药、不使用化肥,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2] - 定制农业以稻米为主导,鲜食玉米、寒地果蔬等特色品类为补充 [3] 经济效益与农户增收 - 仁东村约8600平方米菜地产生8.6万元效益,约为大田玉米收益的10倍 [2] - 海北镇2000亩定制大豆按高于市场价0.2元价格收购,每亩可增收100多元 [3] - 农户陈文才通过定制种植黄豆角,小菜园带来至少3000元收入 [2] 产业规模与发展规划 - 黑龙江省定制农业主体达310家,种植基地面积达138.7万亩 [3] - 黑龙江省已出台定制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该模式发展 [3] - 海北镇西安村定制销售黄豆角30亩,预计明年参与村民将增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