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记者手记丨湖心寺与“六户村”:在印尼爪哇山间守望文化传承
新华网·2025-10-05 15: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鲁特县的普洛传统村落和章匡寺作为印尼国家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态展示区 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 其文化传承和社区生活也面临旅游热潮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1][2][3] 文化遗产与旅游现状 - 章匡寺是一座推测建于8世纪的印度教庙宇 1966年被考古学者发现并修复 1976年正式对外开放 现已被列为印尼国家文化遗产 [1][2] - 普洛传统村落是一个仅有六栋高脚屋和一座清真寺的小型定居点 建筑屋顶以棕榈叶覆盖 墙体用编织竹篾筑成 被视为印尼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区 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 [1][2] - 旅游热潮正在改变村庄原有的生活节奏 一些村民表示游客太多时会打扰日常生活 使原本宁静的村落面临压力 [2] 文化传承机制与社区参与 - 普洛村流传着采摘要请示 取用须得到许可的谚语 村民认为树木 水源 土地乃至岩石都是维持宇宙平衡的重要部分 动用前应举行仪式以表达敬意与感恩 [2] - 村落首领指出 哪怕是种树或砍树都必须先举行仪式 这是代代相传的信条 [2] - 文化研究者认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受制于缺乏真正内生于社区 由村民自主维护的传承机制 [3] - 印尼文化部官员指出在推动文化进步过程中 传统社区应成为主角 社区和原住族群的参与是吸纳文化正能量的战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