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进钱学森图书馆 感悟科学大师的精神力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0-05 20:21

文章核心观点 - 钱学森图书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重要教育基地,通过展示钱学森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人格魅力,持续向青年学子传承科学家精神、家国情怀以及系统性的科学思维方式,激励新一代中国青年科技报国 [1][2][4][16] 钱学森图书馆概况与教育功能 - 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开馆,以其红褐色风蚀岩风格的外墙为标志,成为校园内学生重要的学习课堂 [2] - 图书馆通过展示船票、行李箱等实物,重现了70年前钱学森携家人毅然归国的历史细节 [4] - 图书馆重点呈现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跨越20多个学科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6] - 自2020年成立的钱学森精神宣讲团已在全国宣讲超过270场,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万人次,通过“开学第一课”、“文物进课堂”、剧本杀、情景剧等青春化形式传播精神 [16]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与影响 - 钱学森一生五次重大人生选择均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其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和“大国工程”领导力已成为上海交大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教材 [4][6] - 上海交大开设《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课程,帮助学生改变固有思维方式,从更整体关联和发展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将科研课题置于更大的技术生态系统和社会国家需求中考量 [8] - 钱学森在1992年至1993年间对自动驾驶、新能源、人工智能、海洋捕捞、沙漠化治理等领域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见解,警示科研工作者需跳脱短期技术内卷,考虑未来技术发展 [12] - 钱学森在论文终稿封面的“final”旁写下“nothing is final”,寓意科学永无止境,其热爱哲学艺术、绘制未来宇宙飞船草图等行为展现了广阔视野 [10] 钱学森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传承 - 钱学森成就卓著但淡泊名利,展厅内满墙的手稿是其晚年亲笔写下的各类辞职信,体现其以淡定之心面对权力地位、淡泊之心面对功名荣誉、淡然之心面对物质待遇的品格 [14] - 钱学森丰富的人格魅力,包括其对科学无止境的追求、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战略性的技术布局,持续启迪当代学子如何科研与生活 [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