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多位在华外国人士通过个人经历与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传播中国的地方文化、美食与现代化发展,旨在向世界展现真实、鲜活、温暖的中国形象 [1][2][3][4][5] 外国记者传播案例 - 伊拉克裔记者方浩明自2011年定居中国,认为传播中国故事是一种责任,其社交媒体简介将此列为首要内容 [2] - 方浩明在2024年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上因表演“科目三”走红,希望通过采访观察中国开放进程的深层脉动 [2] - 方浩明策划专题节目《一“杞”看宁夏》,向阿拉伯国家观众展示宁夏中宁县的枸杞及其在泡茶、面膜、红酒等领域的应用,背后关联2000多年的黄河灌溉史 [2] - 方浩明计划前往湖北武当山、重庆洪崖洞等地,体验太极哲学、拍摄传统与现代建筑碰撞,并学习陕西秦腔,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 [2] 外国网红传播案例 - 韩国女生陈荣恩作为95后,自2017年以交换生身份来华后定居湖北宜昌,通过短视频记录三峡大坝、街边小吃等,展示城市活力与烟火气 [3] - 陈荣恩的短视频内容涵盖采访宜昌远安“百岁老人”、体验土家族民族服饰、学习茶叶制作等,旨在促进韩国与中国对宜昌的相互了解 [3] - 陈荣恩参与武汉东湖樱花园汉服体验、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鉴赏等文化交流活动,其内容获得韩国庆州市市长、教授等各界人士关注 [3] - 陈荣恩受聘为“知音湖北文旅推介官”、宜昌城市旅游形象大使等职务,并因其传播工作成为“宜昌媳妇”,将促进韩中友谊视为使命 [4] 外国商人传播案例 - 巴基斯坦商人奥萨玛自2011年来华留学,5年后选择定居浙江嘉兴,并担任嘉兴市对外文化交流大使,自称“跨越5000公里的文化织梦人” [4][5] - 奥萨玛在社交媒体分享于嘉兴月河、新塍等古镇的见闻,包括与老年舞蹈队共跳巴基斯坦传统舞、在茧画馆尝试作画、品尝传统糕点等 [5] - 奥萨玛认为嘉兴的“烟火气”与“人情味”是动人的文化符号,当地居民愿意慢下来展示生活本质,其儿子亦受熏陶希望连接两国文化 [5]
“向更多国家分享中国的优秀文化”(外国博主眼中的中国)
人民日报·2025-10-06 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