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脉华章】文博公开课丨殷墟: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中国新闻网·2025-10-07 09:17

殷墟遗址的历史文化地位 -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3300多年 [2][3] - 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 [2] - 殷墟作为商代晚期都城持续了273年,代表了3000年前青铜文明的顶峰 [10] 殷墟博物馆的特色与运营 -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首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5] - 博物馆特色包括馆设新、内容阐释新、文物新、表达形式新,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为首次亮相 [6] - 博物馆运用了41项科技展项,包括裸眼3D、人工智能等多元数字技术,实现文物活化 [6] - 游客量最高峰单日达到约29000人 [9] 馆藏文物的价值与吸引力 - 代表性珍贵文物包括亚长墓出土的青铜牛尊、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以及亚长墓出土的“青铜手” [9] - 每一件文物都被视为具有不可估量价值和独特魅力的“镇馆之宝” [9] - 甲骨文作为成熟系统的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其记载内容反映了商朝社会已存在严格的规章制度 [10] 公众与游客反馈 - 游客评价博物馆的布展、文物陈列、策展及讲解均具有吸引力 [7] - 游客因对传统文化及甲骨文的兴趣前来参观,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