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基因编辑是一种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改的技术,通过特定工具在DNA特定位置进行切割,实现基因片段的插入、删除或替换 [2] -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遗传病治疗、农业育种、癌症治疗等领域,被誉为"基因剪刀" [2] - 基因编辑工具经历了ZFNs技术、TALENs技术、CRISPR技术的更新迭代发展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基因编辑行业自1970年代起步,历经全球基因工程奠基及国内在基因打靶等领域的突破 [6] - 2010年代CRISPR-Cas9技术崛起后,中国迅速跟进,2014年实现大片段精准编辑 [6] - 2021年起进入产业化爆发期,首个基因编辑疗法进入临床,并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移植至人体 [6][7]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因编辑工具与专利技术、原材料、实验室与自动化设备等 [7] - 产业链中游为基因编辑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以及技术服务的提供 [7]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7.41亿元,同比增长33.19% [1][8]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医疗领域可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癌症,在农业领域可用于培育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1][8] - 2024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8.48亿元,同比增长161.70%,基因编辑作为其底层技术发挥关键作用 [8]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邦耀生物在β-地中海贫血治疗领域实现全球突破,其BRL-101疗法已帮助15例重度地贫患者彻底摆脱输血依赖 [10] - 邦耀生物开发非病毒定点整合PD1-CAR-T技术,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客观缓解率达100%,完全缓解率85.7% [10] - 瑞风生物的β-地贫药物RM-001已治愈19例患者,造血重建速度优于国际疗法,患者最快13天脱离输血 [11] - 瑞风生物的α-地贫药物RM-004实现全球首例治愈,公司获数亿元融资,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不断创新,从"基因剪刀"向"基因铅笔"进化,新型碱基编辑器无需双链断裂即可实现单碱基精准修正 [12] - AI深度融入全流程,使gRNA设计成功率从60%提升至90%,研发周期缩短40% [12] - 应用场景向多领域渗透,医疗领域从罕见病向常见病扩展,农业领域培育出抗盐碱水稻(增产15%)、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超80%) [13][14] - 政策与资本强强联手,中国"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明确基因编辑为重点方向,资本投入持续加码 [15]
研判2025!中国基因编辑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高速发展,技术前沿性凸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