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破解“节后综合征”?专家来支招
新华网·2025-10-07 11:50

节后综合征的定义与表现 - 节后综合征指个体在长假后从放松状态回归日常轨道时出现的短暂身心适应不良,并非严格的临床疾病诊断[1] - 情绪方面主要表现包括提不起精神、对工作感到厌倦、恐惧、焦虑、莫名烦躁和情绪低落[1] -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包括失眠、早醒、疲劳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和肠胃不适[1] - 认知方面主要表现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和工作效率大幅降低[1] 节后综合征的成因 - 节假日期间打破日常作息规律,熬夜和晚睡晚起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影响身体恢复及心理健康[2] - 饮食缺乏规律,暴饮暴食和过量食用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并引发腹泻便秘等症状[2] - 生活方式改变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促使节后综合征产生[2] - 节后重新投入紧张工作或学习,部分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改变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2] 节后综合征的调适建议 - 通过早晨尽早拉开窗帘、去户外运动接受光照、逐步调整入睡时间等方式温柔校准生物钟[3] - 营养优化选择高纤维食物和易消化蛋白,增加绿叶蔬菜、燕麦、鱼类摄入并保证充足饮水以减轻身体运转负荷[3] - 选择快走、慢跑或瑜伽等适合的运动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并改善睡眠质量[3] - 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即作为积极反馈以缓解焦虑[3] - 节后综合征通常在一两周内自行缓解,但若症状持续半月以上且严重损害社会功能则应寻求专业心理帮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