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这些努力,是国家给予未来最温柔的投资
央视网·2025-10-07 21:24
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 - 国家设立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放3岁以下婴幼儿育儿补贴,每个孩子每年3600元,覆盖所有孩次[3] - 中央财政拨款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30个地市发展普惠托育,每个地市获得1亿元[12] - 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无需单位中转[3] -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3] 税收优惠与教育减免 - 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护人可享受每月2000元个人所得税定额扣除[3] -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覆盖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全阶段,监护人每月可享受2000元定额扣除[3] - 自今年9月1日起,公办幼儿园最后一年保育教育费全免,民办园按公办标准减免[14]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 国家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开展产科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均需提供分娩镇痛服务[9] - 推动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目标到2030年此类医院在助产医疗机构中占比达90%[9] - 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去年接生超3万个婴儿,提供孕妇学校公益课和分娩体验室等人性化服务[5][7] 托育服务体系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126%[10] - 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到98.5%,托位数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10] - 全国1315个县推出入托消费券、托育机构建设补贴等支持措施[12] - 河北衡水打造"十分钟托育便民生活圈",并建立"衡惠托"连锁品牌和智能化管理平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