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以“鸡排哥”和“炒粉哥”为代表的平凡个体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标志着文旅消费从“打卡式旅游”向追求情感满足的“沉浸式度假”转变 [1][5][6][8] “鸡排哥”现象分析 -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凭借幽默金句、专注品质和真诚服务迅速走红,其摊位成为网红地标,吸引外地游客连夜赶赴甚至外籍游客排队4小时 [2] - “鸡排哥”的走红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小吃摊销量翻番,并共享情绪经济带来的客流,例如绿豆汤摊位推出“凭鸡排买绿豆汤立减2元”的促销 [2] - 该现象直接撬动当地文旅市场,国庆假期前三日景德镇抖音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0%,烧玻璃体验、制陶手工等团购销售额分别增长74%和71%,鸡排炸串团购订单量增长56% [2] “炒粉哥”现象分析 - 河南济源“炒粉哥”因一则放弃黄金时段客流、上门为车祸出院顾客制作炒粉的暖心视频走红网络,该视频获得近350万点赞和80余万转发 [4] - 视频发布后24小时内其店铺前排起长队,吸引天南地北网友专程打卡,甚至有四川旅客搭乘8小时火车前来消费 [4] - 店主内向朴实的性格与为顾客奔赴的善意形成呼应,使流量沉淀为公众的好感与认同 [4] 情绪经济与文旅新趋势 - 食物成为情感媒介,个体故事通过短视频平台裂变式传播,让普通消费被赋予“被重视、被偏爱”的情感重量 [5] - “为一人奔赴一城”成为旅游新动力,三线以下城市异地游客大增,张家口、开封、威海住宿团购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84%、179%和157% [7] - 旅客追求个性化体验,“反向出游”趋势明显,唐山、陵水、池州和大同等城市住宿订单量分别增长136%、127%、117%和106% [7] 个体IP对城市文旅的带动作用 - “鸡排哥”和“炒粉哥”主动为家乡代言,邀请游客体验当地更多美食与文化,将个人影响力转化为城市吸引力 [8] - 此类现象并非孤例,湖南怀化“发型师晓华”、西安“不倒翁小姐姐”、淄博烧烤摊主等均通过提供治愈服务或独特体验带动区域文旅热潮 [6] - 文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珍视普通人故事、守护街巷烟火气,让城市具备让游客愿意再来的温度 [8]
“情绪价值”成假日文旅新密码
中国新闻网·2025-10-08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