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多家加密货币公司正竞相推出与股票挂钩的代币产品,这一趋势引起传统金融机构和监管专家的警惕 [1] -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加密货币及推动友好监管政策的背景下,行业借全球热情抢占市场 [1] - Robinhood、Gemini、Kraken等公司已在欧洲推出股票代币化产品,Coinbase、Robinhood及初创公司Dinari则寻求在美国推出类似产品的监管批准 [1] - 纳斯达克上月成为首家提议提供代币化股票的大型交易所 [1] - 代币化股票总价值截至9月已增至4.12亿美元,而12个月前仅为数百万美元 [1] 产品特性与潜在优势 - 代币化股票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追踪传统股票价格的金融工具,有望实现股票24小时不间断交易和即时结算 [1] - 业内人士认为该技术能提高市场流动性并降低交易成本 [1] - 部分代币与标的股票实现1:1资产背书,另有部分通过衍生品提供经济风险敞口 [2] - 若操作得当,代币化非但不会削弱投资者保护,反而会增强这一环节 [6] 产品风险与结构问题 - 许多代币化产品在营销时主打“类股票”概念,但其提供的股东权利、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措施往往远不及传统股票,更接近风险较高的衍生品 [2] - 这类产品通常不赋予投资者所有权、投票权或传统股息收益,反而会让投资者面临来自代币发行方的交易对手风险 [3] - 不同代币化产品的权利设置和信息披露标准各不相同,例如市场上与英伟达和特斯拉挂钩的代币数量众多且结构设计各异 [3] - Robinhood推出的与OpenAI挂钩的代币属于衍生品合约,由特殊目的实体基金份额支持,该举措遭到OpenAI反对并受到监管审查 [3] 监管环境与行业立场 - 对于股票代币应适用何种监管规则,业内尚未达成共识 [3] - 在欧洲,部分公司依据《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下的衍生品规则开展业务,但部分法律专家认为该法规不足以监管新型产品 [5] -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计划为潜在发行方提供证券规则豁免,但遭到Citadel Securities和美国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等华尔街巨头的反对 [5] -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呼吁监管机构加强对代币化的管控,理由是当前投资者保护措施不足且存在流动性分散问题,但支持纳斯达克的提议 [6] -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已意识到代币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正密切关注相关动态 [5] 公司策略与产品差异 - Robinhood明确标注其代币属于衍生品,并强调其能享受不再需要数日结算周期的好处,但目前交易结算尚未通过区块链完成 [4] - Kraken声称其代币化产品采用“黄金标准”,实现1:1资产抵押并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将其他衍生品类产品贬斥为“借据” [6] - Coinbase在与SEC磋商,计划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与传统股票同等完整合法权利及收益的代币化证券产品 [6] - 其他发行方表示其业务严格遵循传统证券规则、反洗钱法规及破产保护条款 [6]
加密圈“抢滩”代币化股票 投资者权益沦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