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ermi: Great Concept But Grossly Overpriced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一家新近IPO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核心战略是建设一个集能源基础设施、连接、传输和高端数据中心于一体的超级园区,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1] - 公司主要资产是位于优越位置的5,236英亩土地的99年地上权,该地块光纤连接便利且易于接入电网,计划利用核能和天然气等可靠能源提供11吉瓦的现场电力,并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 [4][7] - 公司采用“供电外壳”商业模式,将数据中心与配套电力容量打包租赁给租户,租约通常为20年初始期外加4个5年续租期,以此产生符合REIT资格的租金收入 [8][9] - 公司已与一家投资级租户签署意向书,计划分阶段交付超过1吉瓦的供电外壳,涉及12个独立设施 [9] - 根据市场分析,每吉瓦供电外壳容量预计可产生15亿美元的年租金收入,扣除5亿美元运营费用后,净运营利润约为10亿美元 [11][11] - 公司计划到2038年将总容量扩展至11吉瓦 [12] 公司发展优势 - 公司联合创始人Rick Perry曾担任美国能源部长,其经验和关系网络有助于应对监管障碍,加快项目审批 [16] - 公司在设备采购方面取得进展,已与西门子能源签署意向书,确保获得11吉瓦的发电设备,计划于2026年交付 [16] - 公司已通过外部采购保障部分电力供应,包括与Xcel Energy的初步协议,目前共获得约720兆瓦的发电容量,并有额外200兆瓦的预期容量承诺 [17] 财务状况与估值 - 公司IPO发行价为每股21美元,处于18至22美元定价区间的高端,自上市以来股价显著上涨 [1][20] - 截至分析时,公司股价为31.25美元,市值约为183.677亿美元,当日交易量超过2,000万股 [22][22] - 公司总股本为5.92亿股,但IPO仅发行了3,250万股,流通股比例仅为11.69%,大部分股份处于锁定期 [21][22][36] - 公司实际募资额有限,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本公积约为13.455亿美元,加上IPO募资后总股本投入约20亿美元,远低于当前市值 [23][23][26] - 大量股份以极低成本发行给管理层及关联方,普通股加权平均募资成本约为每股2.40美元,导致公众投资者支付的价格(21美元及以上)远高于内部成本 [24][33][34] - 公司曾进行高成本融资,例如向麦格理为首的财团私募发行优先单位,年股息率达15%,且转换价格相对于30亿美元企业估值有大幅折价,进一步稀释每股价值 [28][30][31] 市场表现与潜在风险 - 公司业务模式被认为具有潜力,市场对此类基础设施需求强劲,但当前股价被认为严重高估,市值与实收资本比率达到荒谬水平 [5][26][38] - 股价高企可能源于其热门行业概念以及极低的流通股比例,使得少量买盘即可推高股价 [36][36] - 主要锁定期将在IPO后90天和180天到期,届时大量低成本股份可能进入市场抛售,对股价构成显著下行压力,估值预计将向实际资本投入水平回归 [3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