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概述与市场规模 - 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527.34亿元,同比增长44.14% [1][7] - 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创新治疗机制,即通过阻断PD-1/PD-L1等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1][7]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CTLA-4和LAG-3等免疫检查点蛋白,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2]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和成熟扩展三个阶段,2018年是关键年份,进口药物O药、K药及国产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迪利单抗获批上市 [3] - 政策支持是重要推动力,2011年研发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领域,"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产业化与创新 [3] - 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8款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25年7月中国首个肺癌双免疫联合疗法获批 [3]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细胞培养试剂等原材料,以及细胞培养、纯化、制剂等设备 [5] - 产业链中游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与生产环节 [5]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5] 相关市场与联合疗法 - 2024年中国肿瘤医院放疗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775.3亿元,同比增长13.61% [7]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疗联合使用已成为临床标准方案,放疗可释放肿瘤抗原增强免疫应答 [7]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技术分化、国际竞争"格局,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构成第一梯队,合计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份额 [8] - 技术路径从PD-1/PD-L1单药向双抗/多抗发展,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宫颈癌ORR达46.5%,其PD-1/VEGF双抗依沃西以50亿美元授权海外 [8][11] - 君实生物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已获批12项适应症,2023年成为首款获美国FDA批准的国产PD-1,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6.71亿元 [9] - 君实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 [9] - 康方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4.12亿元,同比增长37.75%;毛利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8.82%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向联合疗法突破,双抗、ADC药物及细胞治疗技术成熟,AI辅助药物设计可缩短靶点发现周期至1年,成本降低70% [12] - 市场向早期辅助治疗扩展并加速国际化,2024年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提升药物可及性,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以50亿美元授权海外 [13] - 政策与监管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新靶点研发,医保支付改革与集采常态化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规范化演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