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CAR-M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癌症免疫治疗手段 通过改造巨噬细胞精准攻击肿瘤细胞 并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展现出突破性潜力和最新进展 [1][2] - 该疗法具备精准打击肿瘤 改善肿瘤微环境 副作用较小等优势 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制备困难 成本高 细胞存活时间不确定等挑战 [2][4] - 全球首个CAR-M疗法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 并能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未来需与化疗 放疗 靶向药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疗法协同应用 [5][6] CAR-M疗法机制与优势 - 疗法核心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巨噬细胞 在实验室内安装嵌合抗原受体后回输体内 使其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2] -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能扮演“情报员”角色 将肿瘤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 有效改善肿瘤微环境 [2] - 相比CAR-T疗法 CAR-M疗法通过浸润实体瘤组织来“吃”掉肿瘤细胞 而非通过细胞毒作用 [3] - 该疗法能更准确找到肿瘤细胞 引发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较低 副作用较小 安全性更高 [2] 当前挑战与研究进展 - 疗法面临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获取 培养及规模化制备困难 成本较高 且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存活时间尚未明确 [4] - 研究团队在嵌合抗原受体结构设计 细胞来源拓展及基因编辑增强细胞功能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4] - 有团队通过整合两种功能信号域 使细胞在识别肿瘤后不仅能有效吞噬肿瘤细胞 还能大量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提升抗肿瘤效果 [4]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团队成功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和制备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 解决原代细胞有限等难题 [4] - 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等团队探索通过靶向性纳米载体将基因直接递送到体内巨噬细胞 省去体外制备过程 [5] 临床试验结果与疗效 - 全球首个CAR-M疗法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1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5] - 4名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稳定 且外周血和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数量都有一定增加 表明疗法有助于激活和重塑抗肿瘤免疫反应 [5] 未来临床应用方向 - 与化疗 放疗或靶向药协同配合可破坏肿瘤细胞 释放更多信号 从而增强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免疫激活能力 [6] - 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疗法联合使用 能更有效地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6] - 未来研究将深入解析细胞间相互作用网络 构建更有效的免疫刺激微环境 并探索建立生物标志物体系以实时评估疗效 [7] 非肿瘤疾病应用潜力 - 巨噬细胞涉及多种非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 CAR-M疗法在感染 纤维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非肿瘤领域也展现出广阔前景 [7] - 相比肿瘤 非肿瘤疾病的靶点通常更稳定 病灶负担较轻 免疫抑制性微环境较弱 因此CAR-M疗法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小 [7]
CAR-M疗法:“吃掉”癌细胞 改善微环境
环球网资讯·2025-10-09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