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鱼”游出的产业革命
齐鲁晚报网·2025-10-09 14:24
在辽阔的北方海岸线上,一场静悄悄的"蓝色革命"正在山东悄然上演。从名贵的东星斑、红瓜子斑在黄 河口游弋,到黄河口大闸蟹首次"爬"出国门,山东的水产养殖业正以一场贯穿"种苗—养殖—推广"的全 链条创新,打破地域与季节的桎梏,重塑中国渔业的发展路径。这不再仅仅是"把南方的鱼搬到北方 养",而是一场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引进来"到"自己造"的深刻转型。 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黄河口大闸蟹的"逆袭"。过去依赖南方蟹苗的局面被"黄河口1号"打破——耐盐 碱、早成熟、品质稳,这是科技对自然的精准回应,也是地方品种从"水土不服"到"本土自强"的生动写 照。吴旭干教授所说的"从表型选育到基因组选育",正是中国农业从经验走向精准的缩影。 值得深思的是,山东的水产创新并未止步于"养出来",而是延伸至"推出去"。"陆海接力"模式串联起陆 基车间与海上围栏,让高品质鱼类的稳定产出成为可能;产业链向后延伸至设备研制、网衣开发,形成 闭环式推广体系。这种"育—繁—养—推"一体化的路径,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 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板。 农业现代化不是设备的堆砌,也不是品种的简单移植,而是一场从理念到技术、从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