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告别技术炫技,AI创业正锚定真实需求
行业生态与市场基础 - 2024年北京海淀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2800亿元,年增速达30%,占全市80%和全国四分之一[1] - 海淀区聚集了全国最高比例的AI顶尖人才和实验室资源,形成了全链条的产业支持体系[1] 创业时机与战略布局 - 业内形成“宜早不宜晚但需精准预判”的共识,将当下比作2011-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拐点[1] - 技术迭代越快机会窗口移动越迅速,创业者需提前预判技术节点布局[1] - 知满科技去年完成技术与商业化闭环,借助制造业企业付费意愿提升的东风快速成长[1] - 具身智能等长周期赛道需用十年视角布局,团队产业经验是关键决策支撑[1] 需求验证与价值创造 - AI价值在于创造新体验或提升效率,行业仍处于类似互联网“QQ与MSN”的早期阶段[2] - 算法性能必须超越人类、能指数级提升生产力、客户存在显著生产力缺口、行业需求深度足够是验证需求的四原则[2] - 职小二的AI工具替代5人工作量,将毛利提升12-13%,精准解决蓝领招聘效率痛点[2] 商业化与市场竞争 - 2025年的AI创业已告别技术炫技时代,脱离场景的AI功能终将被市场淘汰[2] - 需求分为“降本增效”“价值体验”“魔法时刻”三类[2] - 需求深度不足易引发价格战,只有复杂场景才能让技术优势持续转化为商业价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