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he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Rolls On—Even As The U.S. Hits Reverse
Forbes·2025-10-09 15:25

美国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退出《巴黎协定》并废除多项联邦气候法规 导致美国能源转型速度放缓 碳排放达峰时间预计推迟约五年 [2] - 尽管美国政策出现逆转 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并未因此脱轨 [3][14] 中国主导地位 -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5年预计新增太阳能光伏390吉瓦 占全球新增容量的56% 新增风电86吉瓦 占全球60% [4] - 中国清洁技术出口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成本 推动了其他地区的能源转型 [4] 能源安全驱动 - 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核心驱动力 各国政府重新调整战略以增强韧性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5] - 能源安全措施的实施对脱碳有净收益 例如欧洲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化石燃料进口 排放将显著降低 [6] 清洁能源经济性 - 清洁能源的经济性已具决定性 太阳能和陆上风电是多数地区最廉价的新建电力来源 [7] - 到2030年 太阳能和陆上风电将供应全球32%的电力 到2040年 可变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超一半的电力 化石燃料发电占比将从目前的59%降至2060年的4% [7] 电气化趋势 - 电气化是连接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的总体趋势 全球发电量到2060年将增长120% 其在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将从21%翻倍至43% [8] - 2025年电动汽车数量已突破5000万辆里程碑 五年后这一数字将达到2亿辆 [9] 转型瓶颈 - 电网容量是整合和输送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挑战之一 欧洲到2035年太阳能和风电容量因电网限制可能分别降低16%和8% [11] - 氢能发展非常缓慢 其对于难以电气化的行业脱碳至关重要 但预测连续第三年被下调 [12] 气候目标前景 - 世界将无法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1.5摄氏度的碳预算将在2029年耗尽 2摄氏度的碳预算将在2052年耗尽 [13] - 按当前轨迹 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将在2090年后实现 到2100年全球变暖将稳定在2.2摄氏度左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