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双节”消费复盘:体验式消费成新潮流,小众目的地悄然崛起
新京报·2025-10-09 19:57

核心观点 - 北京消费市场在假期呈现强劲复苏,总销售额达95.1亿元,重点商圈客流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但消费结构正经历从实物消费向体验式消费的深刻变迁 [1]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1] - 夜间消费表现突出,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达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6] 体验式消费趋势 - 体验式消费全面超越实物消费,餐饮、旅游、观影、演出等服务类消费表现活跃,而传统家电、服饰等实物类消费增速明显放缓 [2] - 文体活动成为消费核心驱动力,全市营业性演出达364台、2102场,电影票房突破5800万元 [2] - 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中国大满贯赛“同城双赛”有效拉动消费,中网赛事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均创新高 [2][3] - 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5%,老字号表现亮眼,紫光园销售额同比增长98.8%,吴裕泰、稻香村分别增长44.5%和12.8% [3] 商圈转型与创新 - 商圈积极打造“观赛+消费”新模式,如西单更新场、首创奥莱设置赛事“第二现场”,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 [3] - 石景山区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消费者凭票根可在200余家商户享受优惠,实现体育热度在餐饮、零售等多领域持续发酵 [2] - 成熟商业体通过引入IP展览和首店应对挑战,朝阳大悦城落地海绵宝宝全国唯一展等,并迎来多家北京首店 [6] 小众目的地崛起 - 新开业商业项目定位“小而美”,打破传统商业框架,向“生活方式中心”转型,如房山瑞来广场、朝阳区大屯里、海淀区魏公·芳华里等 [4] - 魏公·芳华里成为海淀区新潮流地标,大兴区“世界坊”以“烟火气”吸引家庭客群 [4] - 极致主题化商业兴起,如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以“电竞+次元文化综合体”为特色,其钻石中心是华北最大专业电竞馆 [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传统大型商场面临同质化严重、缺乏内容创新等问题,出现“逛而不买”、“流量难转化”的困境,增速明显放缓 [5] - 商圈表现分化显著,燕莎蓝港夜间客流仅增长2.1%,远低于亚奥商圈的39.1% [6] - 行业专家指出,未来商业竞争核心在于“谁更懂用户”、“谁更能创造场景”,能从“货架逻辑”转向“场景逻辑”的玩家将成为新赢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