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品与服务 - 与瑞士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供法币出入金通道,用户完成KYC后可通过万事达卡在全球消费,支持瑞士法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多种货币 [1] - 钱包采用完全非托管模式,运用DeFi技术,无中间方参与 [1] - 提供原生跨链互换服务,目标是实现任何生态系统的任何代币之间的互换,目前已覆盖约20,000种代币,预计未来2至3年内实现基于纯DeFi的任意代币互换 [2] - 集成原生瑞士银行服务,并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从比特币到以太坊的原生跨链互换 [3] - 提供多重签名解决方案,用户可通过多个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第二部手机)或与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签名,该技术为链无关且基于TSS,无需硬件设备即可实现超高安全性 [8] - 钱包功能超越简单的存储和接收,涵盖交易、互换、永续合约和储蓄账户收益等全系列金融服务 [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非托管、高风险的投资叙事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现货ETF、稳定币主导地位提升、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以及政府持有比特币等因素正在重塑加密领域 [6] - 钱包服务面临平衡DeFi优先原则与整合传统金融渠道的挑战 [6] - 传统银行正在采纳加密技术,瑞士除瑞银外的主要银行均已提供加密服务,银行最初抵触后因收入驱动而参与,预计银行将开始提供基于DeFi轨道的金融服务,DeFi作为更优技术最终将胜出 [7] - 行业出现提升用户体验的新功能,例如通用Gas Tank,用户可预存一个账户以支付跨链Gas费,未来可能出现订阅服务或由钱包为用户支付Gas费的模式 [9] - 许多钱包正在推出或复兴代币模型,创建具有实际效用的代币同时驱动货币价值是关键挑战 [12] 技术与监管展望 - 自托管是DeFi的基石,尽管面临监管审查,但正确构建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无中间方的DeFi技术无法被阻止 [10] - 当前DeFi发展阶段类比早期互联网,技术虽不成熟但用户指标增长速度快于当年的互联网 [10] - 监管的明智之举是与技术合作而非对抗,瑞士、香港、迪拜和美国等司法管辖区正积极推动自身成为全球中心 [11] - 行业明确下一波钱包浪潮不仅是存储加密货币,更是连接整个金融世界的桥梁 [13]
THORWallet CEO on Native Swaps and DeFi’s Banking Future
Yahoo Finance·2025-10-09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