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政论|携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撑起辽远发展天空——写在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
新华社·2025-10-10 00:44

全球妇女事业的历史进程 - 妇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始终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1] - 男女不平等现象源于私有制产生后男性主导物质生产与财富分配,使妇女沦为家庭奴隶和男子附属物 [2] - 国际妇女运动史上重要里程碑包括:1791年《女性与女性市民的人权宣言》[3]、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4]、1910年确立国际劳动妇女节 [5]、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促进妇女解放作为革命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5] - 联合国推动性别平等关键节点包括:1946年设立妇女地位委员会、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1979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7] - 1995年至2024年间,18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500余项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改革 [7] 妇女经济社会参与与发展 - 工业革命为妇女走出家庭投身工业化生产提供机会,但早期女工面临恶劣工作环境、超长工时和仅有男工一半报酬 [11] - 2024年25岁至54岁年龄段女性劳动参与率达64.5%,已深度融入各行业 [13] - 2000年至2024年间,全球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8%跃升至37% [13] -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若女性就业率与男性持平,人均GDP可平均增长近20% [14] - 消除性别数字鸿沟可惠及全球3.43亿妇女和女童,到2050年使3000万人脱贫,预计到2030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1.5万亿美元 [14] 中国实践与全球贡献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土地改革让妇女平等获得土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农村性别平等原则一致 [15] - 中国脱贫攻坚中的妇女小额信贷、乡村振兴中的女性创业扶持等模式纳入全球性别平等经验交流体系 [15] - 新时代中国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完善支持家庭发展政策,建立性别统计监测制度 [27] - 中国通过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妇幼健康工程"等务实行动参与全球治理 [34] - 中国牵头提出并获得110多个国家共提的重振《北京宣言》精神决议,是共提国数量最多的人权理事会决议 [36] 和平安全与全球合作 - 联合国妇女署报告显示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超过2.8万名妇女和女童在加沙地带丧生,平均每小时有一名妇女和一名女童死亡 [30] - 当今世界多达6.76亿妇女和女童生活在致命冲突威胁中,数字创冷战结束后最高水平 [30] - 联合国安理会2000年通过第1325号决议,重申妇女在预防和解决冲突及建设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妇女领域国际发展合作,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援助,缩小各国妇女发展差距 [33] - 妇女事业已成为全球性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变革、气候变化等时代课题深度联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