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要办好劳动课
人民日报·2025-10-10 06:22
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 重庆大学开设烹饪等生活技能课程,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1] - 高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开出受学生追捧的网红课[1] - 重庆大学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公益劳动月、校园集中实践活动日、厨艺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2] 劳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 - 高校构建专业理论和劳动实践相融互促的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 - 重庆大学发挥工科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头部企业工程,将实践中的真问题、真需求融入专业教学和劳动教育[1] -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知识、练习本领,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1] 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延伸 - 寒暑假的返乡、助农、调研等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 重庆大学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帮助乡亲们带货,增加新技能并点燃奉献乡村的热情[2] -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建设物理探索科技馆,让大学生全流程参与公益科普工作,培养公共意识和奉献精神[2] 校园文化建设与劳动氛围 - 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劳动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塑造学生行为和品格[2] - 重庆大学发掘和宣传师生身边的劳动模范及普通劳动者事迹,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文化风尚[2] - 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劳动,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2] 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 -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劳动教育价值更加凸显[3] - 高校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3] - 劳动教育旨在更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