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产业增长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增长1.6%,其中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技术是主要驱动力,其他领域增长率仅为0.1% [1] - 2025年全年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支出规模预计达5200亿美元,AI领域对GDP的拉动主要依靠投资而非消费 [1] - 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四家主要数据中心投资者在AI算力上的资本支出介于640亿至1000亿美元 [1] 主要科技公司的投资与回报 - 主要科技公司投入巨额现金但缺乏可观回报,其投资行为性质近乎“烧钱” [1] - OpenAI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宣称将进行5年万亿美元级别的投资 [1] 消费者AI应用采用与营收困境 - 个人与企业使用大模型已相当常见,ChatGPT在10月初周活跃用户数据达到8亿,消费者采用速度超出预期 [2] - 庞大的用户规模未能产生足够规模的收入,甚至无法覆盖运营成本 [2] - 生成式AI的营收困境与其技术原理有关,用户越多,所需的数据中心与算力就越多,无法享受规模效应 [2] 生成式AI的商业变现挑战 - 生成式AI难以通过广告变现,因其一次只能展现一条回答,难以自然插入多个广告位 [3] - “订阅”成为大模型主要营收手段,但ChatGPT年化约百亿美元规模的订阅收入,相对于一年千亿美元的投资规模显得杯水车薪 [3] 企业AI服务的商业表现 - 企业云服务被寄予厚望,希望AI数据中心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缩减成本、增加营收 [3] - 麻省理工学院8月报告显示,将AI引入业务的企业中95%并没有赚到钱 [3] - 甲骨文的GPU云租赁业务毛利率仅为14%,远低于公司整体业务70%的水平,考虑折旧后净毛利率更跌至7% [3] AI技术的商业化缺陷与行业观点 - 企业“AI引智”进展不力、“幻觉”问题根深蒂固、算力成本居高不下,暴露了生成式AI在实战阶段的缺陷 [4] - 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滞后于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化进程,给未来营收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4] - 美国业界和资本形成“工业泡沫论”和“金融泡沫论”两派观点 [4] AI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 - AI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完成从“硬数据”到“软价值”的转变,在广泛商业场景中证明其经济价值 [4] - AI需要真正渗透到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
陈经:算力难变现,美国AI陷入困境
环球网资讯·2025-10-10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