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角度感受科技创新“推背感” 中国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轨道上跑出多个“加速度”
央视网·2025-10-10 14:47

科技创新总体成就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0位进一步巩固[7]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基础增长至2024年超3.6万亿元,接近2020年的1.5倍[23]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3][32] 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小时新增一家企业[5] - 智能制造成效显著,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5万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多家[5] 高端装备制造突破 - 高速磁浮列车实现时速600公里,从零加速至600公里仅需3分半钟,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重量并改善震动控制[8][9][13] - 我国已基本实现高速磁浮交通全系统的自主研制能力,并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推动落地应用[14] - 全球功率最大永磁直驱重载电力机车最大功率达10400千瓦,可拉动上万吨煤,首次采用永磁电机和碳化硅变流器提升能效[14][18] 产业效率与智能化升级 - 高铁智能制造工厂将订单智能拆分为1089道工序,实现生产环节和供应商物流全数字化管控[21] - 相比“十三五”末,生产效率提升20%,生产人员减少30%,整个生产周期缩短5天[21] - 在朔黄铁路应用自主新技术后,单台机车运量每趟提升1200吨,每列车整年可提高33万吨运量[20][21] 新能源汽车与“三新”经济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过8倍,达到1300多万辆,年均增速高达73%[30]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四五”期间上升接近一个百分点[30] 体制机制与创新生态 - 通过“揭榜挂帅”、“包干制”等改革举措深化落地,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33] - 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科技创新指标优化[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