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故宫博物院在百年华诞之际,通过扩大开放区域、举办系列展览、推动文物修复与数字化创新以及发展文创产业,展现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方面的显著成果,并持续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与公众吸引力 [2][3][6][9] 百年庆典与展览活动 - 故宫博物院于2025年10月10日迎来建院100周年,并自9月30日起推出三个主题展览庆祝百年传承 [2] - “天工匠心——宁寿宫花园的历史与守护”展览在宁寿宫花园遂初堂展出,重点展示漆纱、竹黄贴雕、点螺等工艺在花园修缮中的复原与应用 [3] -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午门展厅举行,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篇章,展出《清明上河图》《五牛图》《伯远帖》等珍品,并配套展示书画临摹复制与文物修复技艺 [3] -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在神武门展出100余件档案文献与文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突出故宫人在战火中保护文物的历史 [4] 开放拓展与空间建设 - 故宫开放面积从不足一半持续扩大,使游客能更深入体验文化遗产,而非仅沿中轴线游览 [6] - 故宫北院区建设推进中,规划包含12个现代化展厅,将显著改善展览条件并增加展出文物数量 [6]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2022年6月开馆以来,参观人次已超过340万,成为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7] 文化创新与数字化 - 故宫文创产品已开发3000多种,多款产品供不应求,经常脱销 [9] - 2026年版《故宫日历》书画版引入AR技术,扫描二维码可使画作动态呈现,自2022年首次应用该技术 [9] - “数字故宫”建设加快,通过“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平台及“每日故宫”“紫禁城365”等APP和小程序,提升文物展示与访问体验 [9] - 文化类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国内外演出超800场)以创新形式吸引年轻观众,增强故宫亲和力 [9] 国际交流与合作 - 故宫通过展览如“乐林泉”“代达罗斯”“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等,促进中西文化对话,展现开放包容姿态 [6] - 公司持续深化全球文博领域合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文明互鉴平台的关键实践 [7]
百岁故宫博物院 历经沧桑更青春
人民网·2025-10-11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