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国际海事组织将审议全球航运业首个法律约束性净零排放框架,拟在2050年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 [1] - 国际海事组织最新草案要求航运业2030年碳排放比2008年减少至少20% [4] - 欧盟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促使行业绿色转型 [4] 绿色甲醇供应链布局 - 上海正积极布局绿色甲醇上下游产业链,构建覆盖城乡、连接海陆的绿色能源网络 [1] - 上海港是全球少数具备绿色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4] - 上海通过本地生产与全国布局相结合,已形成完整的“生产—运输—加注”闭环 [5] - 上海港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加注作业,并设定了2030年绿色甲醇等生物燃料加注能力达100万吨的“双百”目标 [6] 生物质能源转化路径 - 公司探索出“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的创新路径,将畜禽粪污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再提纯转化为生物天然气并入城市管网 [2] - 该项目已实现约5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入网,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千吨 [2] - 项目利用沼气提纯过程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养殖微藻,年产量可达数十吨,用于加工饲料或保健品 [2] - 该模式实现了减碳、创收和循环农业的三重效益,并已复制到其他牧场,形成区域循环农业样板 [3] 产能建设与项目进展 - 上海首个本地绿色甲醇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投产,年供10万吨 [1][5] - 由上海电气投资的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今年7月成功投产,首期年产5万吨,后续将扩展至20万吨 [5] - 随着本地产能和外部项目陆续投产,上海将具备绿色甲醇规模化供应能力 [6] 多技术路线发展与战略意义 - 上海采用“赛马制”机制,支持多家单位同步攻关电制合成燃料、碳捕集利用等核心技术 [7]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到2050年中国在生物天然气方面的投资将占全球总额的40%,中国生物天然气年生产潜力高达1350亿立方米,位居全球首位 [7] - 绿色甲醇发展可降低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提升能源自主性,并为上海争取国际航运绿色燃料的话语权 [7] - 上海正在构建“废弃资源—生物能源—绿色燃料—低碳航运”的完整生态,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案 [8]
“先手大棋”布局“绿能”完整生态
解放日报·2025-10-11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