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新华财经·2025-10-11 15:16

浮息债市场发展现状与规模 - 2025年浮息债市场显著增长,截至10月9日年内已发行103只,规模合计2925.7亿元,较去年全年发行量1618.098亿元增长80.81% [1][2] - 发行规模自7月以来迎来更显著增长,其中7月发行额达625.5亿元,8月为515.7亿元,9月为496.5亿元 [2][3] - 2025年发行规模已突破2022-2024年相对沉寂的局面,此前三年合计发行约4901亿元,成为自2021年发行高潮后市场再度活跃的重要标志 [4] 市场参与主体与结构变化 - 参与主体从最初的政策性银行扩展至商业银行、非金融企业等多类主体,形成更丰富的市场层次 [1] - 商业银行于6月相继重启发行,主体覆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 [4] - 债券期限多集中在3-5年,浮动利率基准以DR007为主 [4]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因素 - 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商业银行创新负债工具、优化负债结构,为浮息债市场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 2025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加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浮息债作为重要工具市场规模大幅扩容 [2] - 在利率下行期,浮息债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同步调整,可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提升市场发债融资意愿 [1] 产品创新与特色品种 - 2025年浮息债发行与科创、绿色等政策支持领域深度结合,出现"科创+浮息"双贴标非金融企业债券 [5] - 今年以来已有7只科创、绿色类浮息债发行,合计332.5亿元,在2025年浮息债总规模中占比12%,达到2021-2024年累计发行规模的6倍 [5] - 国开行在5月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中创新采用"固息债+浮息债"组合模式,根据认购热度动态调整规模,提升资金募集效率 [6][7] 市场功能与投资价值 - 浮息债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多元选择,估值相对稳定的特性可满足机构稳定净值波动与稳定赚取票息的需求 [1][4] - 在利率波动环境下表现稳定,例如2025年一季度DR007上升26.31个基点时,浮息债净值波动幅度显著小于相似固息债 [6] - 商业银行持有浮息债可以降低久期敞口,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压力,成为估值波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7] 具体发行主体收益体现 - 江门交建集团发行广东省内首只企业浮动利率债券,预计每年可为集团节省财务成本227万元,未来随LPR下降有望进一步降低票面利率和财务成本 [7] 基准利率体系与发展前景 - 浮息债挂钩利率已形成以DR007和LPR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有效衔接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与中长期实体融资成本 [6] - 随着市场对浮息债认知深化及交易商协会持续推进市场建设,浮息债市场供给有望持续增加,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 [6][8] -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下,浮息债将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