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直亏本赚吆喝,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来了!
经济观察网·2025-10-11 15:47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10月10日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2] - 《通知》聚焦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明确落实“报行合一”要求[3][8] - “报行合一”指保险公司报送的产品定价假设需与实际经营行为保持一致[3] 非车险业务市场背景 - 非车险业务指财产保险公司除车险外的其他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责任险、健康险和企财险等[4][5] - 非车险业务增长迅速,保费规模占比从2019年的37.1%攀升至2024年的47.4%[5]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车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幅在0.5%至3.6%之间,增长放缓促使行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4][5] 行业竞争与经营问题 - 恶性竞争加剧,部分机构通过拆分保额、更改标的使用性质变相降费,或虚列费用套取手续费[5] - 应收保费坏账风险积聚,政保类业务因财政支付延迟形成大量“空转保单”,侵蚀险企现金流[5] - 非车险业务整体承保亏损,中国平安责任险及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均超过100%,中国太保责任险及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3.7%和103.8%[7] 监管具体要求 - 推动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经营理念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9] - 强化保险费率管理,要求科学厘定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水平,严格执行经备案的条款费率[9] - 规范经营管理费用,要求据实列支费用,加强手续费核算管控,不得变相支付手续费或套取费用[10] - 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对违规行为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10] - 要求财险公司完善信息系统,实行“见费出单”,从源头严格财务管理[10][11] 政策预期影响 - 推行非车险“报行合一”旨在规范业务,督促公司严格执行备案条款费率,有效管控应收保费风险[12] - 政策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推动理性竞争,合理设定费率,降低费用率和应收率[12] - 有助于提升非车险行业承保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