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海图强 “媒体+”赋能 珠海丰收节绘就乡村全域振兴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2025-10-11 21:05

活动概况 - 珠海市于10月11日在万山区桂山岛举办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导,多个市级部门联合主办[1][2][3][4][5][6][7][8] - 活动深度融合海洋牧场、海岛旅游与农耕文化,打造集成果展示、文化展演、美食品鉴、港澳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全民丰收嘉年华[12][13][14] -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珠海市副市长黄振球及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镇领导、"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及市民游客参与共庆[8][9][10] 政策与战略部署 - 珠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24][25] - 截至目前,珠海累计培育建设95个典型村、11个典型镇、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统种同种"、"陆海接力"、"绿美经济"、"多户联建"等特色"珠海经验"[26][27] - 活动与"年鱼"产业发展大会结合,邀请港澳流动渔民参与,展示现代农业与渔业融合发展成果,是发展海洋经济、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生动实践[28][29]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发布《珠海市典型村建设十大案例》,涵盖万山区桂山村、高新区会同村、斗门井岸镇草朗村等示范点[32][33][34][35] - 案例展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创新做法与成效,为全省全国乡村振兴提供"珠海样板"[36][37][38][39][40][41][42][43] - 桂山村石屋群改造为美丽庭院,发展"营地+团建+研学"新业态;会同村保留岭南古村风貌,提升餐饮活力;草朗村实施11项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提升村民幸福感[32][33][34][35] 科技与人才创新 - 三位"乡村振兴"追梦人代表分享良种鱼苗培育、粤港农业合作、海水鱼高原养殖等科技兴渔故事,展现新农人多元奋进的时代精神[44][45][46][47] - 十位港澳青年创业代表分享"农业+文旅"、"农业+科技"等领域创新理念,珠海市农业农村局赠送"创业金钥匙",鼓励港澳青年扎根珠海乡村[50][51][52][53] - 港澳青年实地考察港珠澳农业示范园新技术,登上"格盛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体验"耕海牧渔",感受渔业发展动能[54][55] 产业合作与经贸通道 -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项目,总投资超亿元,覆盖"珠海年鱼鲜活速运合作"、"香港-珠海有机农业合作"、"年鱼购销与科技合作"等领域[117][118][119] - 港珠澳大桥生鲜冷链通道开通后,越南龙虾、新西兰海鲜等全球生鲜产品可在48小时内经港澳机场入境,直达大湾区餐桌,强化珠海作为珠江西岸冷链产品集散中心的地位[96][97][98][101][102][103] - 香港九龙冰室现场签下20吨采购意向,品珍科技联合东方甄选直播两天售出超30万条海鲈,销售额突破800万元[86][87]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珠海将"珠海年鱼"和"白蕉海鲈"列为重点品牌,通过联合羊城晚报推出"粤味明珠"专题、举办美食分享会与大型直播等举措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84][85] - 发布"流渔"品牌Logo,推动港澳流动渔民渔获品牌化、数字化,从"粗放销售"转向"文化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111][112][113] - 集元水产新工业园引入首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效率提升300%,配套冷库储量超21万吨,助推白蕉海鲈全产业链产值达186亿元[107][108] 海洋经济发展 - 珠海在全国首创"标准海"模式,打造"拿海即开工、完工即投产"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区,2024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89][90][91] - 深海养殖水体、产量、产值预计实现"三个倍增","格盛1号"等智能化养殖平台构成"蓝色粮仓",海洋牧场"珠海范式"加速成型[89][90][92][93] - 五款融合珠海元素的2026年年鱼礼盒亮相,涵盖万山金鲳、金湾黄立鱼、斗门鳗鱼等品类,"年鱼经济"已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1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