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发布《若干措施》提出制定重点任务清单 加强全周期多元化金融支持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未来产业引领地
解放日报·2025-10-12 10:18

政策总体目标 - 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1] - 目标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1] 重点发展领域 - 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分层推进[3] - 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3] - 加快培育第四代半导体、硅基光电子、第六代移动通信、类脑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3] - 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3] 现有产业基础与投入 - 已发布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硅光、6G等多个领域未来产业培育方案[2] - 启动建设超宽禁带半导体、基因编辑等一批概念验证平台,同步布局12家高质量孵化器[2] - 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2] - 打造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启动建设类脑智能、硅光、脑机接口等领域未来产业集聚区[2] 关键举措支撑 - 强化关键环节支撑,主动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组织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建设[3] -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针对企业从创办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分阶段精准支持[4] - 打造产业集群高地,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启动建设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谋划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4] 要素保障与工作机制 - 优化产品、场景、金融、人才、合作五个核心要素保障,支持创新产品多领域规模化应用,发挥未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4] - 构建项目经理团队主责、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未来产业基金赋能、未来产业集聚区支撑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5] - 未来产业基金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构建投资孵化生态,联动项目经理团队优化资源配置[5] 具体产业应用与展望 - 基金将支持类脑智能产业、硅光、超宽禁带半导体、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发展[6] -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将借助政策支持打造脑机接口产业创新“核爆点”,吸引标杆性企业与旗舰型项目落地[6] - 上海将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推动政策落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