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改革开放走在前|从16亿到4.44万亿:三座城续写“春天的故事”
央广网·2025-10-12 20:24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 2024年GDP达到3.68万亿元,较45年前的2.7亿元增长近1.3万倍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5万家,密度全国第一 [1] -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6.4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110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倍 [1] - 华为鸿蒙、比亚迪新能源、人形机器人及鹏城实验室是其主要科技代表 [1] - 生产制造能力突出,每28.5秒下线一部手机,每日诞生10件新专利 [1] 珠海特区蓝色经济与区域融合 - 2024年GDP为4479亿元,人均GDP突破17万元 [2] - 低空经济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27.3%,并诞生全国首个低空交通法规 [2] - 拥有“湾区伶仃号”深海养殖工船和“珠海云”无人科考母船等海洋科技项目 [2] - 港珠澳大桥促进区域融合,“港车北上”突破100万辆次,“澳车北上”突破260万辆次 [2] 汕头特区侨资经济与产业转型 - 2024年GDP突破3167亿元,较45年前增长超110倍 [2][3] - 作为全国唯一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650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100亿美元,其中80%为侨资 [2] - 全球1500万潮汕人累计捐资165亿元用于城市建设 [2][3] -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4.7%,海上风电、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3] 三大特区整体经济成就 - 三地GDP总量从1980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4万亿元,45年间增长超过2750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