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柏,文化价值代代传(和古树做朋友)
人民日报·2025-10-13 06:10
为更好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今起推出"和古树做朋友"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文字报道、手绘海报和 视频,为古树名木留下当代记录;也将通过"遇见古树"小程序集中展现各地古树名木资讯,为公众提供 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古树博物馆"。 让我们在一枝一叶的故事中,共同守护古树名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编 者 踏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一株巍峨的古柏映入眼帘——树干粗壮,需五六人合抱;树皮 斑驳,如瀑布般垂落,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镌刻着千年岁月的密码。 这便是仓颉手植柏——高16米、胸径2.48米、地围9.9米,已在这片黄土高原伫立了约5000年。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强调要把 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 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守护的同时,也让千年古树承载的文化价值代代相传。每年谷雨时节,仓颉庙内都会举行隆重的文化活 动——这一天既是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中文日",也是当地纪念仓颉的日子。青少年在古柏荫下体验雕 版印刷,看着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