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家提醒:深秋警惕心血管变“脆弱”
新华社·2025-10-13 07:12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 深秋季节因昼夜温差大和气温下降,血管遇冷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突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1] - 不及时补充水分、盲目贴秋膘以及情绪剧烈波动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其他潜在因素 [1] - 高血压、冠心病、心梗、心源性脑梗塞、心衰等均属于心血管疾病范畴 [1] 心血管疾病症状识别 - 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下肢浮肿等症状且持续不能缓解需立即就医 [1] - 不明原因的乏力、气短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也是需要警惕的就医指征 [1] 高风险人群防护建议 - 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需加强防护,包括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恶劣天气减少外出,避免头部、颈部、腹部和脚部受寒 [1] - 建议坚持少盐、少油、少糖的均衡膳食,并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温低时可在室内运动 [1] - 需适量补充水分并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同时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1] 疾病管理与药物治疗 - 既往有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者需定期监测指标,出现明显波动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增减药物 [1] - 冠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降血脂 [2] - 病情严重患者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改善心脏功能并提升预后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