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湖北17条举措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力争2027年就地转化率提高至50%
长江商报·2025-10-13 07:45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北省出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 旨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投入 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力争三年内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42.2%提高到50% [1]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设定三年目标 推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目前的42.2%提高到50% [1] - 力争到2027年 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协同转化成果超1000项 服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6] -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工作体系 制定部署62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1] 高质量成果供给措施 -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求 开展“61020”全链条及“尖刀”技术攻关 [2] - 新建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 [2] - 对高校开展“五技合同”认定登记给予激励 [2] 体制机制改革与激励 -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资产单列管理 制定赋权工作指引和负面清单 [3] - 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 -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 岗位聘任等挂钩的评价指标体系 [3] - 明确领导干部 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活动的尽职免责情形 [3] 创新要素与生态支撑 - 设立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 [4] - 布局约3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50个成果转化机构 构建高效转化体系 [6] - 推动新建概念验证中心和制造业中试平台 打造高校成果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 [4] - 建设约100个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6] 现有基础与初步成效 - 湖北高校已布局建设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3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5] - 全省高校拥有8万余名科研人员 汇聚全省超70%的基础研究人员 承担全省七成以上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 [2] - 2021年至2024年 全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 增长101% 占全省专利转化比重从6.78%增长到7.26% [7] - 截至2024年底 全省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 全国排名第6 其中发明专利3.55万件 占比78.1%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 [7] 校企合作与平台建设 - 省属企业已建各类创新平台85个 其中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0个 企业与高校共建的其他创新平台18个 [6] - 湖北省政府国资委正在拟定省属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对接合作工作方案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