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回头,向前走:触摸“平房”的伤痛与荣光!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0-13 07:53

历史沿革与工业基础 - 平房区在“一五”期间承接了156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的4项,包括国营120厂(今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122厂(今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101厂(今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7] - 工业建设带动区域发展,至1960年代平房区已成为拥有10余万人口的新兴城市工业区,形成“一家供全国、全国靠一家”的铝镁合金材料保障基地,1965年101厂年产铝镁合金能力达3.62万吨[8] -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期间,东轻在1991年至2005年间有69项重大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2007年中国铝业公司重组东轻后开启跨越式发展[9] 现代产业体系与集群发展 - 平房区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全域纳入哈尔滨新区规划,定位为“哈南现代制造产业集聚区”,现已形成2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集聚企业近2万家[11] - 2023年平房区航空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2024年其航空配套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平房区为核心的哈尔滨航空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2] - 区域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占全省41.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省31.5%[14] 企业创新与智能化升级 - 东轻成功研发国产大飞机机翼板材,打破国外封锁,使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12]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N25TM甲醇增压发动机点火成功,填补国内大排量甲醇发动机空白[12] - 东安动力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其数字化车间采用全自动智能视觉检测生产线,6台2000万像素工业相机实现产品装配精准无误[12] 新兴产业与低空经济 - 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新下线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最大起飞重量达1400公斤,升限6500米,航程900公里,公司计划2025年冲刺生产1000架目标[13] - 波司登(哈尔滨)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实现一件羽绒服从剪裁到成衣仅需两三个小时,羽绒生产车间依托数智平台仅需4人,人均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200%至230%[13] -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节点正式投产,总规模达1.84万张智算卡,算力6.93EFLOPS,相当于300多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算力水平,算力输送实现地市1毫秒、省内5毫秒、全国20毫秒传输[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