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如何加速成长(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人民日报·2025-10-14 06:17

行业整体趋势 - 博物馆行业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热度持续升温,游客为参观博物馆而前往特定城市,行业需求旺盛 [1] -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发展120年,目前正迎来历史最好时期并加速成长 [1] - 行业普遍通过创新展陈方式、推出多彩活动、延长开放时间来回应群众需求 [1] 博物馆运营与教育功能 - 南通博物苑通过研学游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等方式,成为滋养公众的“第二课堂”,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 [2] - 南通博物苑坚持融通室内展陈与室外实践的理念,2024年接待参观者超125万人次 [3] - 该博物苑通过举办科普展、主题研学活动、培训实践等方式持续丰富社教活动,馆藏文物约5万件,各类植物近500种 [3] 文化IP与商业开发 - 敦煌市博物馆将文物之美转化为文化IP,开发出丝巾、包袋等文创产品,使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4][5] - 敦煌印局设计300余款敦煌元素印章,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把文化“带回家”,IP设计已拓展至服装配饰等8个品类 [5][6] - 敦煌文化IP通过跨界联名、综艺合作等方式提升影响力,并借助VR等数字技术推出沉浸式项目,实现文化“破壁” [6] 博物馆体系建设与城市发展 - 太原市拥有106座各级各类博物馆,每5.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形成以国有馆为主体、行业馆为骨干、非国有馆为支撑、类博物馆为补充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7][11] - 截至9月30日,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今年接待游客1024.33万人次,同比增长8.85%,国庆假期市属文博场馆接待游客9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29% [7] - 太原市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鼓励社会参与,涌现65座类博物馆,并利用3D打印、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 [10][11] 创新展示与考古研究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将发掘现场“搬进”展厅,定期举办考古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特色展品如唐代“剪刀手”壁画吸引观众 [8][9] - 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采集海外流失造像数据,完成11个主要洞窟的数字复原,其数字复原展已3次走出国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