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法论的核心内涵 - “摸着石头过河”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规律和获取真知[1] - 该方法论强调“石头”是规律的载体和解题办法,需摸准摸实以跨越改革“险滩”[1] - 该方法论与顶层设计有机统一,顶层设计侧重系统思维和整体战略,而“摸着石头过河”侧重敢闯敢试和基层探索[2] 改革方法的实践应用与结合 - 顶层设计指引“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向,其经验又反过来完善顶层设计方案,二者辩证统一[2] - 在结合过程中需运用法治思维,对需先行先试的重大改革按法定程序授权,并将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及时制度化、法律化[2] - 实践案例包括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解决“大锅饭”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以及新时代推进医保异地结算改革以破解异地就医报销难题[3] 实践探索中的挑战与偏差 - 当前改革环境问题挑战增多,“河”更宽“水”更深,摸准“石头”直接关系事业成败[4] - 部分实践存在“闭着眼摸”导致政策水土不服,或“盲目乱摸”导致推进不动或造成损失的问题[4] - 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系统谋划思维,将“敢闯”等同于“蛮干”,将“探索”异化为“盲动”[4] 有效探索的关键路径 - 摸准“石头”的关键是立起实事求是标尺和用好群众路线方法,从实践中总结并向人民群众问计[5] - 具体做法包括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等基于深入调查研究的决策,鼓励党员干部多进行田间地头调研而非办公室决策[5] - 需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从群众建议中找思路,并对重大决策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5] 方法的动态调整与持续创新 - 摸准“石头”非一劳永逸,需因应环境变化和群众需求变化坚持守正创新[6] - 既要坚持经实践检验的正确方向,也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不机械执行原方案[6] - 例如需及时摸准产业发展新脉搏以完善政策,并摸准民生保障着力点以优化服务供给方式[6]
摸准“过河的石头”(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2025-10-14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