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河看中国|陕西省内“南水北调”背后,有水才有经济
中国新闻网·2025-10-14 10:28
引汉济渭黄地沟配水枢纽。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眼中,这项综合施工难度堪称世界性的难题和挑战。 行走江河看中国|陕西省内"南水北调"背后,有水才有经济 中新网陕西10月14日电(记者 刘星晨 林勐男 孙静波 王海波)善治秦者先治水,古往今来,这是三秦人已 然达成的共识。地区发展以水为媒,伴水而生。 在历史长河中,关中和陕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引汉济渭工程便是在该种契机下诞生。 没水到随时有水 1995年,西安爆发大规模水荒,居民只得采用瓶罐这种原始储水方式存备天然水源。"抢救西安",刻不 容缓。 陕西省水资源"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时空分布并不均衡: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 63.3%,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引汉济渭,顾名思义,通过秦岭以南汉江的丰富水资源解决渭河流域关中地区缺水问题。引汉济渭工 程,一场陕西省内围绕母亲河的"南水北调"。 而摆在引汉济渭工程面前的是此前未曾突破过的难关。在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中,从底部穿越秦岭的 输水隧洞,工程建设期间频繁遭遇地质难题。隧洞内常年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接近90%。岩石抗压 强度高达316兆帕,施工设备刀头如同在高耐磨钢板上掘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