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科技创新
证券时报网·2025-10-14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研究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三位经济学家,反映全球对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迫切期待 [1] - 奖项核心关注两个理论: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以及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机制 [1] - 贸易竞争本质是科技竞争,外部压力可能促使后发国家实现技术“弯道超车” [1][5] 获奖理论要点总结 - 乔尔·莫基尔理论:强调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启蒙是激发创新循环驱动、避免错失技术革命的关键先决条件 [2] - 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理论:开发了新古典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为破坏性创新理论提供了数字化基础 [3] - 阿吉翁-豪伊特模型明确企业研发投入决定技术创新,新技术必然取代旧技术,并揭示了市场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倒U”形关系 [4] 理论对当前环境的启示 - 创新往往由激烈市场竞争和垄断压力所逼出,落后者需通过颠覆式创新改变格局,领先者需持续创新维持优势 [3] - 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的社会结构能够助长创新,适当的经济政策会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4] - 在存在垄断者的行业更容易出现颠覆者,技术垄断行为可能最终促使其他国家实现“弯道超车” [5] 具体行业竞争案例 - 中国稀土竞争优势核心在于提纯技术而非资源储量 [1][5] - 美国在芯片、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生态领域拥有技术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