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300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2025-10-14 17:12

文章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订单农业、科技创新和延伸产业链条,成功将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1] 订单农业模式 - 合作社与薯都凯达公司签订种植合同,流转2000多亩土地开展订单种植,从种植到收获有明确保障 [2] - 订单种植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每天有20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日收入达200至300元,并同时获得土地流转租金 [2] - 种植户冯建明种植1800亩马铃薯,预计亩产3.8吨,通过订单以每吨165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年收入180万元 [2] - 专业农事服务公司负责大田的耕、种、防、收全部环节,使种植户更省心 [2] 科技创新与机械化应用 - 使用大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协同作业,机身尾部离地面近,明薯率高且不破皮,减少碰撞损伤 [5] - 2025年通过太空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使马铃薯亩产较往年提高15% [5] - 察右后旗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园预计年产微型薯7万粒,为产业提供核心种源支撑 [5] - 示范园全面采用精准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实现从种源到采收的科学化管控 [5] 全产业链发展与市场拓展 - 民丰种业是集育种、种植、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拥有5万亩现代化农场和11万吨智能仓储库 [7] - 公司与多家国际企业建立订单合作,2023年实现内蒙古加工薯出口零的突破,2025年预计出口大西洋马铃薯3万吨以上 [7] - 四子王旗马铃薯预计总产量达80万吨,形成外销约48万吨、当地加工约24万吨的加工+鲜销+仓储销售格局 [7] - 乌兰察布马铃薯亩产表现优异,民丰种业分布在7个农场的马铃薯亩产均达7000多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