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闻 | 深耕创新沃土,布局未来医疗——专访直观医疗全球董事会主席古迦睿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其开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广泛用于泌尿、妇科、普通外科等手术领域 [3]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累计手术量已达1694万台以上,仅2024年便完成超过268万台手术 [3] - 在中国市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累计服务超过80万病患,且手术量仍在稳步增长 [6] 中国战略与本土化进程 - 公司认为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更是医疗科技突破的重要动力源 [3] - 公司于2017年与上海复星医药合资成立直观复星,被视为技术与本土资源的精准对接 [5] - 2024年6月,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的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在浦东投入使用,是公司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 [5] - 截至目前,直观复星已在中国设立了7个区域培训中心,未来数量还将持续增加 [6] - 通过进博会平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于2023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并当年实现量产 [6] - 用于肺癌早期精准诊断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于2024年3月获批,同年7月正式上市,中国成为该系统在亚太地区的首个上市国家 [6][8] 技术发展与AI布局 - 公司判断医疗行业的“技术融合拐点”已来临,预测未来30年内医疗科技将实现“翻倍式突破” [10] - 最新型的第五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具备比以往高出10000倍的计算能力,配备新型传感器和处理器 [10] - 公司至少从十年前便开始在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方向布局,未来将联合生态圈企业为外科医生开发更多AI工具 [10] - 公司正加大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研发投入,上海被视为实现这一愿景的理想平台 [11] - 公司的发展理念是追求“人机协同的精准医疗”,核心目标是让AI减轻医护负担、让机器人提升治疗效果 [11]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构建优质医疗科技生态的关键在于强化“医院数据系统、中外医疗科技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三角紧密联动 [3] - 未来行业内的竞争将是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聚焦“机器人技术+器械设备+培训体系+服务支持+多元教育”的综合能力建设 [12] - 全球范围内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其中不少源自中国,部分研发基地位于上海 [6] - 公司期待未来能在供应链、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与中国本土企业展开合作 [6] 政策环境与上海角色 - 上海市发布的《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将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与公司的技术布局高度匹配 [3] - 上海的医疗政策构建了支持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能让创新节奏更快、方式更灵活 [4] - 公司为上海完善医疗科技生态提出建议:推动数字手术技术试点;打造国际级手术机器人卓越中心;参考国际医疗框架指导数字健康技术决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