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护路人的对话(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2025-10-15 06:12
退休后,昂清在青海格尔木市一社区内进行义务服务。 受访者供图 多吉才旺在墨脱公路指挥道路保通。 受访者供图 昆仑山上,青藏公路运输繁忙。 陈林培摄 路,见证发展,记录变迁。 时代在变,高原天路面貌在变。一条条隧道,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 时代在变,"两路"精神历久弥新。在建设和养护青藏、川藏公路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 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鼓舞一代代"交通人"顽强拼搏、 勇毅向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日,记者奔赴雪域高原,采访两代护路人。他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世 纪,距离相隔数千里,一个养护最早的进藏公路——青藏公路,一个守护地处祖国边陲的墨脱公路。 传承 高原护路难关处处,养路人坚持以路为家,坚守中华民族一家亲 从西藏波密县城出发,扎墨公路在山体间蜿蜒起伏——海拔从2700米遽然升到3700米,穿过一条近4公 里的隧道后,又猝然降至千米。 如此的大起大落,在约百公里长度内完成。巨大的落差,让山路几乎贴着山体修建,甚为陡峭。这里年 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更是造成滑坡、洪水频发。 2013年底,扎墨公路通车,道路养护人员招募工作启动,多吉才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