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赓续文脉竞风流(文化中国行·唐诗宋词里的古建筑)
人民日报·2025-10-15 06:12
黄鹤楼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最初为两层军事瞭望建筑,结构简洁粗犷[1] - 唐代黄鹤楼失去军事作用,转变为文人墨客聚集的观景楼,地处长江之滨交通便利[1] - 宋代重建的黄鹤楼从城墙分离,结构更繁复精细,翼角嶙峋装饰华丽[2] - 黄鹤楼承载丰富文化内涵,是重要文化符号,历史上900多位诗人留下近1500首相关诗词[2] - 黄鹤楼曾因战争灾害屡毁屡建,1884年被大火焚毁,1985年新建黄鹤楼重新矗立[2] 黄鹤楼的建筑特色与现状 - 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共5层,采用层层飞檐设计,呈现下隆上锐、形似筒状的姿态[3] - 重建楼体既保留古代建筑特征,又体现现代建造工艺[3] - 黄鹤楼元素融入武汉市民生活,许多公共设施装饰着黄鹤楼图案[3] - 武汉市民缪德杰自2014年起已拍摄2000多张黄鹤楼照片,从不同角度时间展现其不同美感[1] 黄鹤楼的文旅产业发展 - 公园管理处计划继续传承和活化利用黄鹤楼历史文化,打造更多文创产品和文化体验场景[3] - 黄鹤楼被定位为湖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