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定义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被视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技术引擎 [1] - 全球具身智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机器人市场也在快速扩张 [1] - 今年前7个月,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已发生投融资事件108起,公开融资规模超过271亿元,数量与金额均超过2024年全年 [1] - 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布相关计划,提出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等目标 [1]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多模态融合技术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源信息,让智能体对环境有更全面感知与理解,使人工智能机器人从执行程序升级为自主决策 [1] - 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先后进军具身智能赛道,推动其商业化落地 [1] - 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叠加,催生了投资热潮 [1] 行业发展面临的制约 - 技术层面存在短板,包括顶尖人工智能理论、核心算法等基础研究,核心芯片、精密执行器与传感器等高端硬件依赖进口,机器人操作系统、仿真模拟平台等基础软件自主可控能力不足 [2] - 生态层面尚缺乏通用平台和标准化认证,导致资源重复投入,数据孤岛限制深度学习和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开放度较低,商业化路径尚在探索 [2] - 伦理层面存在技术安全、隐私保护等规范缺失,社会公众对具身智能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2] 未来发展路径与策略 - 坚持开放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合理布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攻克高端仿生执行器、具身智能芯片、机器人操作系统、具身大模型等"卡脖子"技术 [2] - 坚持示范带动,完善产业生态,发挥制造业生产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市场容量、应用场景等规模优势,在养老陪护、智能家居、医疗康复、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项目,以场景反馈驱动技术优化和成本下降,同时研究制定通用标准和规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3] - 坚持安全发展,健全治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确责权关系和行为规范,探索"沙盒监管"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对话 [3]
具身智能,跑得快还要跑得稳(观象台)
人民日报·2025-10-15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