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逐绿向新 “十四五”时期能源转型“加速跑”
新华网·2025-10-15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速度显著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1][2][4] - 能源体系正完成由“煤炭为主”向“多元清洁”的实质性跨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快速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煤电 [2][4] - 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驱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并设定了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的新目标 [6][7][8] 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三分之一,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超五分之一 [1] - 全社会每消费3度电中就有1度源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较2020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 [2][4] - 单位GDP能源消耗“十四五”以来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50% [8]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1.7亿千瓦,稳居全球首位,其中风电装机5.7亿千瓦、光伏装机超1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2]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60%,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于2024年首次超过煤电 [2]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6] - 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8] 科技创新与产业投入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总量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6] - 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约60%和80% [7] - 企业研发投入显著:中国煤科近5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东方电气研发投入强度超5%,新增专利增长近50%;国家电网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1% [7]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7] 区域发展模式与跨区域输送 - 各地探索创新模式:云南依托水能,全国装机前十水电站有6座在云南;四川发展“水风光氢”多能互补;西藏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形成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清洁能源体系 [3] - 推行“牧光互补”等新模式,实现生态与能源协同发展 [3] - “西电东送”电量正从煤电主导转向绿色电力主导,首笔沪藏跨区域绿电外送交易电量为785万千瓦时,可帮助上海减少2.41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6.01万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