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
人民日报·2025-10-15 08:44
不久前,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 灌溉工程成功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不仅表明我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获得国际认可,也意味 着我国世界级遗产再度扩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 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元阳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 构",湔江堰平梁分水,句容赤山湖塘闸调控,门头沟永定河古渠分洪沉沙,它们皆以天人合一的智 慧,在渠线规划、工程设计、用水方式上顺应自然、巧用规律。灌溉工程穿越时空、滋养古今,体现着 民生价值、生态智慧和文化传承。 总结"十四五"时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民生、生态和文化,提供了3个有意思的观察视 角。 强调以文化人,突出文化功能。"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首《我的中国心》总 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正因为这些标志性的元素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因此,对文化和自然遗 产的保护传承,本身就具有凝聚人心、塑造认同的作用。今年,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 以数字化技术复原西夏陵规模、建筑特色及祭祀场景,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