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龙华区依托“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在现代农业领域通过数字技术、智能装备和人才引进等多维度发力,推动科技兴农和乡村振兴 [10][11][12][13]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 - 龙华区拥有16家农业龙头企业,包括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市级3家 [14] -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3家,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 [15]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 - “藻生贵虾”项目采用AI技术实现“海虾陆养”,系统具备零水交换杜绝污染和大数据分析监测水体及对虾生长情况两大优势 [4][5][6][7][8] - 深圳农科玉研发“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全程AI智能指导与监控”系统,利用AI算法精准预测采摘期、识别病虫害,并通过二维码构建透明农业信任体系 [23][24][25][26] - 华之粹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黑龙江佳木斯开展黑土地富硒大米智慧农业示范,在海南文昌打造椰子种子资源圃物联网智慧监管 [29][30][31] 涉农配餐服务数字化升级 - 灿城依托自主研发的食材溯源管理系统,整合超过10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90余项软件著作权,实现农产品全流程数字化记录 [39][40] - 德保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与16大种养殖基地直连,实时同步食材数据,并利用智能检测软件对农残、微生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已服务国内外700余家客户,惠及200万余人次团餐 [41][42][43][44][45] 智能装备强化农业硬件支撑 - 中农华牧提供全方位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电子标识、RFID采集器、传感器、无人植保机等,其动物电子计步器可对家禽进行生命周期跟踪和健康监测 [49][50][51][52] - 龙华区多家企业专注农业智能装备,覆盖大棚、稻田、养殖场等场景,包括养猪行业智能化装备体系和水产养殖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监测、省电、增产等目标 [60][61][62][63][64] - 区内企业生产的传感器、温控设备、无人机等应用于智能农机、冷链物流和田间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降低损耗 [66][67][68]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藻生贵虾”团队由教授领衔,采用“藻类+AIOT”技术,年产量达200吨,并已引进或培育科技类企业25家,其中9家由高层次人才创办,年度总产值达10亿元 [72][73][74][75][76][77][78] - 微宇渔业由海归高层次人才创办,推行“一城一厂”模式,规划打造十亿级产业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海洋牧场” [79][80][81][82] - 龙华区现有乡村工匠32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03人,另有农村乡土专家12人,这些人才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技能突出、贡献显著 [86][87][88][89][90][91]
多维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深圳龙华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2025-10-15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