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走江河看中国丨“千里眼”“最强大脑”……智慧防汛守护长江安澜
中国新闻网·2025-10-15 11:07

智慧防汛技术体系概述 - 长江水利委员会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高性能计算等前沿技术与传统洪水防御体系深度融合,提升预报预警和灾害防御能力 [1] - 技术实践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智驱动",实现更早预见风险、更科学调控洪水、更有效守护长江安澜 [1][10] “千里眼”监测感知网络 -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络,实现全时段、全要素、全覆盖的立体化监测,覆盖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 [2][4] - 每天收集信息数量可达百万条,大部分站点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20分钟内流域中心到报率达99.8% [2] - 共享长江流域86部雷达、风云4号气象卫星,汇集约5万个水文气象报汛站点,整合卫星、雷达、地面站点、视频监控和无人机 [4] “最强大脑”预报分析系统 - 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智能算法和专业模型,构建多时间尺度嵌套的定量降水预报及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模拟体系 [5] - 长江中下游干流有效预见期为3-7天,短期预报精度最高达90%以上,三峡预见期3天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 [5] - 开展全流域水流模拟计算仅需3-5分钟,入汛以来进行全流域水情模拟预报及调度方案对比分析近1000次 [7] “数字孪生长江”决策支持系统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防洪抗旱系统,宏观感知流域洪枯水态势,微观聚焦重点区域风险评估 [8] - 系统可实时模拟推演洪水演进过程,快速计算并标识可能受淹区域,科学比较不同调度方案优劣以选出最优解 [10] - 技术实现分钟级计算和厘米级精度,完成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转变,为调度决策争取宝贵提前量 [4][10]